首先,清代瓷器的胎质细腻洁白,胎体坚实而轻薄,尤其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胎质尤为讲究,被称为“糯米胎”。釉面光滑如玉,呈现出温润柔和的光泽,常见的有青白釉、粉白釉、豆青釉、霁蓝釉等。
其次,清代瓷器的装饰手法丰富多样,包括青花、五彩、粉彩、珐琅彩、斗彩、釉里红等。其中,康熙时期的青花瓷以发色艳丽、线条流畅著称;雍正时期的粉彩瓷则以色彩柔和、画面精致闻名;乾隆时期的珐琅彩瓷更是融合了中西艺术风格,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再者,清代瓷器的造型多样,既有传统的瓶、罐、盘、碗、杯等器型,也有仿古器物和创新设计。例如,康熙时期的观音尊、胆瓶,雍正时期的天球瓶、灯笼瓶,乾隆时期的多穆壶、转心瓶等,都体现了高超的制瓷技艺。
此外,清代瓷器的款识也十分讲究,常见有“大清康熙年制”、“大清乾隆年制”等六字楷书款,字体工整有力,是鉴别真伪的重要依据。
总体而言,清代瓷器以其精湛的工艺、丰富的品种和精美的装饰,成为中国陶瓷史上的高峰,至今仍备受收藏家和艺术爱好者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