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元年(1465年)是成化皇帝即位之初,此时官窑尚未完全恢复生产,烧造数量有限,因此这一时期的青花小杯极为罕见。其纹饰多以缠枝莲、云龙等传统图案为主,风格较为简朴,体现了初建官窑时的工艺特点。
成化十年(1474年)是成化朝中期,此时官窑技艺趋于成熟,青花料使用更加讲究,釉面也更加莹润。这一时期的青花小杯在绘画上更为精细,线条流畅,色彩柔和,代表了成化青花的巅峰水平。由于当时生产规模扩大,但仍然因烧造难度大,成品率低,故此时期的小杯存世极少。
成化十八年(1482年)是成化朝后期,此时官窑逐渐走向衰落,烧造数量进一步减少。这一时期的青花小杯不仅数量稀少,而且往往带有明显的晚期特征,如釉色略显暗淡、纹饰趋于程式化等。尽管如此,这些器物依然保留了成化青花的精髓,极具收藏价值。
综上所述,成化元年、成化十年和成化十八年的青花小杯因其存世稀少、工艺精湛而被视为瓷器中的瑰宝,是研究明代官窑瓷器的重要实物资料,也是藏家竞相追捧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