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踏飞燕”又名“铜奔马”,高34.5厘米,长45厘米,重7.15公斤。其造型独特,一匹昂首嘶鸣、疾驰奔腾的骏马,一只轻盈矫健的燕子被踏在马蹄之下。整个作品以动态的线条和流畅的造型展现了马的神速与力量,同时赋予了艺术的想象与美感。
据考证,该青铜器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是汉代墓葬中的一件随葬品。它的出现不仅反映了当时人们对骏马的崇拜,也体现了汉代工匠高超的铸造技艺和艺术创造力。
“马踏飞燕”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将现实与神话完美结合。飞燕象征着速度与自由,而马则代表着力量与忠诚,两者相辅相成,寓意深远。这种艺术表现手法在中国古代雕塑中极为罕见,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此外,“马踏飞燕”还被广泛应用于文化、体育、旅游等领域,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之一。它不仅代表了古代中国的艺术成就,也展示了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总之,“马踏飞燕”不仅是一件精美的青铜器,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艺术魅力,值得后人不断传承与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