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绍基的书法以行草见长,风格独特,自成一家。他的书法深受碑学影响,注重笔墨的骨力与气势,讲究线条的节奏感和结构的严谨性。他善于从汉隶、魏碑中汲取营养,融合篆书、隶书、楷书等多种书体的特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作品既有古意,又富有个性,展现出深厚的传统功底和鲜明的艺术个性。
何绍基早年学习颜真卿、柳公权等唐代书法家的楷书,后来转而研究碑刻,尤其推崇北朝碑刻,如《张猛龙碑》《龙门二十品》等。他主张“书贵有本”,强调书法应根植于传统,同时要有个人的创新。他提倡“碑帖结合”的理念,认为碑刻的苍劲与帖学的流畅可以相辅相成,从而创造出更丰富的书法语言。
何绍基的书法作品多为行草书,笔势雄健,结体开张,章法疏朗,给人以大气磅礴之感。他的书法不仅注重形式美,更强调精神内涵,追求“书如其人”的境界。他常以诗文入书,使书法与文学相得益彰,体现出深厚的文化修养。
何绍基的书法对后世影响深远,尤其是在碑学发展方面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他不仅推动了清代碑学的发展,也为近代书法艺术的多元化奠定了基础。他的书法风格至今仍被许多书法家所学习和借鉴。
总之,何绍基作为清代书法史上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学术修养,在中国书法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他的书法不仅是技艺的展现,更是文化精神的体现,值得后人不断研究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