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素帖》是米芾在北宋元丰七年(1084年)所作,当时他受友人苏轼之托,在蜀地特产的“蜀素”上书写诗文。此帖笔法多变,线条流畅,结构奇崛,展现出米芾独特的“刷字”风格,被誉为“天下第一帖”。
《苕溪诗帖》创作于北宋元祐三年(1088年),是米芾自书的七言诗稿,内容描绘了他在苕溪一带的游历感受。此帖用笔迅疾,气势连贯,体现了米芾书法中“风樯阵马”的动感之美,展现了其豪放不羁的艺术个性。
《中秋帖》相传为米芾所书,内容为对中秋佳节的感慨。此帖笔势飞动,墨色浓淡相宜,线条富有节奏感,被认为是米芾行草书中的精品之作。尽管关于此帖是否为米芾亲笔仍有争议,但其艺术价值不容忽视。
这三件真迹不仅反映了米芾个人的书法风格,也体现了宋代文人书法的审美追求。它们在历代收藏家中备受推崇,现分别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等重要文化机构,成为研究中国书法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米芾三帖真迹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瑰宝,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至今仍吸引着无数书法爱好者和学者进行深入研究与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