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重视传统手工业的恢复与发展,龙泉瓷作为中国重要的瓷器品种之一,得到了政府的扶持。此时的龙泉瓷以青瓷为主,釉色温润如玉,器型多样,既有传统的碗、盘、瓶、壶,也有新设计的日用品和工艺品。这一时期的龙泉瓷注重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结合,成为家庭生活中的常见器物。
到了60年代,由于政治运动的影响,龙泉瓷的生产一度受到限制,但依然保持了基本的工艺水平。这一时期的作品多为日用瓷,造型简洁,釉面光洁,体现了当时“实用第一”的设计理念。部分精品仍保留了传统青瓷的特色,展现出高超的烧制技艺。
7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前奏,龙泉瓷逐渐开始复苏。这一时期的龙泉瓷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开始尝试新的装饰手法和造型设计,更加注重艺术表现力。同时,龙泉瓷也开始走向国际市场,成为对外交流的重要文化载体。
总体来看,50至70年代的龙泉瓷不仅承载着中国传统陶瓷文化的精髓,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社会风貌。它既是日常生活中的实用器皿,也是艺术与工艺的结晶,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