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款识书写**:宣德瓷器的底款多为青花楷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双行款,字体工整有力,笔画清晰,具有较高的书法艺术价值。款识一般位于器物底部中心,也有少数为单行款或无款。
2. **胎质细腻**:宣德瓷器的胎体通常较为厚重,但质地细腻,呈灰白色或浅灰色,手感坚实,敲击声音清脆。
3. **釉面光泽**:宣德瓷器的釉面多为白中泛青,釉层厚薄适中,表面光滑润泽,有“糯米胎、宝光釉”的美誉。
4. **圈足特征**:多数宣德瓷器的底部为圈足,圈足内壁较直,底部边缘略带弧度,俗称“泥鳅背”,这是宣德时期瓷器的一个典型特征。
5. **釉面开片**:部分宣德瓷器釉面会出现细小的冰裂纹,称为“开片”,这种现象多出现在釉层较厚或温度变化较大的情况下。
6. **修胎痕迹**:由于当时手工制作的特点,宣德瓷器底部常可见到修胎时留下的旋痕或刀痕,这些痕迹是鉴别真伪的重要依据之一。
7. **火石红**:在瓷器底部,尤其是圈足部位,常出现一种红色或褐色的斑点,称为“火石红”,这是由于胎土中含有铁元素,在高温烧制过程中氧化所致。
综上所述,宣德瓷器底部特征丰富且具有时代特色,是识别和研究这一时期瓷器的重要线索。对于收藏者和研究者而言,深入了解这些特征有助于更好地辨别真伪与评估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