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上,乾隆年福寿罐的交易记录主要集中在清代中后期至民国时期,以及20世纪以来的国际拍卖市场。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交易记录:
1. **清末民初时期**:
乾隆年福寿罐在清朝灭亡后逐渐流入民间,部分珍贵瓷器被外国商人收购并运往海外。例如,1910年代,一些欧洲古董商在伦敦和巴黎的拍卖会上展示了来自中国宫廷的乾隆瓷器,其中包括部分福寿罐。
2. **1930-1940年代**:
在此期间,一些私人藏家开始关注乾隆瓷器的价值。例如,美国收藏家埃斯肯纳齐(James A. Michener)在其著作中提到过乾隆年间的福寿罐,并指出其在当时的市场价格已达到数千美元。
3. **1980-1990年代**:
随着中国文物市场的兴起,乾隆年福寿罐的拍卖价格显著上升。1987年,一件乾隆年间的青花福寿罐在苏富比拍卖行以约12万美元成交;1996年,另一件粉彩福寿罐在佳士得拍卖中以超过20万美元售出。
4. **2000年后**:
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繁荣,乾隆年福寿罐的拍卖价格屡创新高。2005年,一件乾隆年间的斗彩福寿罐在纽约佳士得拍卖中以约45万美元成交;2012年,一件青花福寿罐在伦敦苏富比拍卖中以约68万美元售出。
5. **近年拍卖记录**:
– 2018年,一件乾隆年间的粉彩福寿罐在佳士得香港拍卖中以约1,200万港元成交。
– 2021年,一件乾隆年间的青花福寿罐在纽约苏富比拍卖中以约85万美元成交。
– 2023年,一件保存完好的乾隆年福寿罐在伦敦邦瀚斯拍卖中以约1,500万港元成交。
总体来看,乾隆年福寿罐因其工艺精湛、寓意吉祥、存世稀少,成为国内外拍卖市场上的热门拍品。其历史交易记录不仅反映了不同时期的艺术审美和收藏趋势,也见证了中国瓷器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