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从釉面来看,万历青花瓷器的釉色多为白中泛青或白中带黄,釉面较为粗糙,光泽度不如宣德、成化时期的青花瓷。部分器物釉面呈现“糯米胎”特点,即胎体细腻但略带灰白,与后来的清代瓷器相比显得不够莹润。
其次,在青料使用上,万历青花主要采用国产钴料,如浙江产的“浙料”和江西产的“平等青”,也有少量使用进口的苏麻离青。早期的万历青花仍保留了苏麻离青的铁锈斑特点,但随着时间推移,逐渐转为更为稳定的国产青料,色彩趋于淡雅柔和。
在纹饰方面,万历青花瓷器的装饰风格繁复多样,常见题材包括龙凤、云鹤、人物故事、缠枝莲、八宝等。图案布局讲究对称与层次感,常采用“开光”式构图,画面内容丰富,具有较强的叙事性。此外,万历时期还流行仿古风格,如仿元代青花、宋代定窑等,表现出对前代艺术的追慕。
器型方面,万历青花瓷器种类繁多,既有日常生活用具如碗、盘、瓶、罐,也有文房用品如笔洗、笔筒等。其中,大件器物如梅瓶、玉壶春瓶、盖罐等较为常见,造型规整,线条流畅,体现了当时高超的制瓷工艺。
款识方面,万历青花瓷器常见有“大明万历年制”六字楷书款,字体工整有力,多书写于器底。也有少数器物不落款,或以双圈、方框等方式装饰。
总体而言,万历青花瓷器在继承前代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反映了明代社会文化的发展与审美趣味的变化。其在国内外收藏界和考古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研究中国古代陶瓷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