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铜器以宣德炉最为著名。宣德炉是明代宣德年间(1425年左右)由朝廷专门铸造的一种铜香炉,以其精美的造型、细腻的质地和独特的釉色而闻名。宣德炉多为黄铜或紫铜制成,表面常有仿古纹饰,如饕餮纹、云雷纹等,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清代铜器在工艺上更加精细,品种也更加丰富。除了继续生产香炉、铜镜、铜锁等传统器物外,还出现了大量用于宫廷和贵族生活的铜制器皿,如铜壶、铜盘、铜灯等。清代铜器的装饰风格趋向繁复,常采用錾刻、鎏金、镶嵌等工艺,体现出浓厚的皇家气派。
此外,明清时期的铜器在铭文方面也有显著发展。许多铜器上都刻有纪年、制作者、用途等文字,为后人研究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总体而言,明清铜器在造型、工艺和装饰上都有很高的成就,是中国古代金属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的铜器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