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官窑瓷器多用于宫廷及皇室使用,器型规整,釉面细腻,色彩丰富,尤其以粉彩、斗彩和青花为主。其中,粉彩瓷器尤为突出,色彩柔和,绘画精细,常以花卉、人物、山水等为主题,表现出较高的艺术水准。
由于同治时期国家财政紧张,官窑的生产规模较之前有所缩减,因此同治官窑瓷器数量相对较少,流传至今的更是珍贵文物。其款识多为“大清同治年制”六字楷书款,字体工整,笔法有力,是鉴定的重要依据。
此外,同治官窑瓷器还受到民间仿古风潮的影响,一些民窑也模仿官窑风格制作瓷器,使得这一时期的瓷器在市场上较为常见,但质量与官窑相比仍有差距。
总体而言,同治官窑瓷器虽不及康雍乾时期的鼎盛,但仍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是研究清代陶瓷发展史的重要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