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时期(1662-1722)的瓷器以古朴厚重、色彩鲜艳著称。青花瓷尤为突出,釉面莹润,绘画技法成熟,题材丰富,包括山水、人物、花鸟等。此外,五彩、斗彩、珐琅彩等品种也逐渐发展起来。
雍正时期(1723-1735)的瓷器风格趋于精致优雅,注重线条的流畅与造型的端庄。釉色细腻,胎质洁白,彩料纯净,尤其是粉彩瓷器达到了顶峰。这一时期的瓷器多用于宫廷御用,体现了高度的艺术水准和工艺技术。
乾隆时期(1736-1795)的瓷器种类繁多,制作技艺更加精湛。仿古瓷器尤为盛行,如仿宋代五大名窑的瓷器,几乎可以乱真。同时,珐琅彩、洋彩等外来工艺也被广泛运用,使瓷器呈现出中西合璧的艺术风格。
清三代瓷器不仅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在世界范围内享有极高的声誉。它们不仅是实用器皿,更是艺术品,代表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趣味和技术水平。至今,许多清三代瓷器仍被各大博物馆珍藏,成为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