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的书法以行草见长,笔势奇崛,结构多变,被称为“米体”。他擅长用笔锋的轻重变化表现线条的节奏感,尤其以《蜀素帖》《寒食帖》等作品最为著名。而在绘画方面,米芾以山水画为主,注重写意,讲究“墨戏”,开创了文人画的新风格,对后世影响深远。
在拍卖市场上,米芾的作品极为稀少,因为其真迹流传至今的寥寥无几,大多为后世摹本或伪作。因此,一旦有真正出自米芾之手的字画出现在拍卖会中,往往会引起极大的关注。例如,2018年,一件据称是米芾的《研山铭》曾在拍卖会上以数千万人民币成交,引发广泛讨论。
然而,由于米芾作品的真伪问题复杂,许多拍卖行在拍卖前都会邀请专家进行严格鉴定,甚至借助科技手段进行分析,以确保拍品的真实性。这也使得米芾字画的拍卖不仅是一场艺术的盛宴,也是一场专业与技术的较量。
总体来看,米芾的字画作品因其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稀缺性,在拍卖市场中始终占据重要地位。对于收藏家而言,能够拥有米芾的一件真迹,不仅是身份的象征,更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