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胎质**:真品唐三彩的胎体通常细腻、坚硬,呈灰白色或浅黄色,质地均匀。而赝品多使用现代黏土制作,胎质粗糙,颜色偏白或偏灰,有时甚至带有明显的人工痕迹。
2. **釉色**:真品唐三彩的釉面光泽柔和,呈现出自然的流动感,常见黄、绿、白、蓝等色彩。赝品则常常颜色过于鲜艳或不自然,有的甚至出现“浮光”现象,显得呆板。
3. **造型**:真品唐三彩的造型生动、比例协调,人物、动物形象逼真,线条流畅。赝品往往造型呆滞,比例失调,细节处理粗糙,甚至有明显的模具痕迹。
4. **烧制工艺**:真品采用传统的低温烧制工艺,釉面自然脱落,呈现“开片”现象。赝品多为高温烧制,釉面坚硬,不易脱落,且常有化学试剂残留。
5. **款识与铭文**:真品唐三彩一般没有款识或铭文,若发现有款识,需格外谨慎。赝品常伪造款识,字体不规范,内容多为仿古文字,缺乏历史依据。
6. **重量与手感**:真品唐三彩质地较重,手感沉稳;赝品则轻飘,手感不实,容易识别。
7. **老化痕迹**:真品经过长期埋藏,表面会有自然的包浆和氧化痕迹,而赝品虽可人工做旧,但往往显得生硬、不自然。
总之,鉴别唐三彩真伪需要综合判断,最好结合专业机构的鉴定结果。对于收藏者来说,购买前应尽量了解唐三彩的历史背景、工艺特点,并通过正规渠道进行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