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川制瓷器
-
明代铜佛像底部特征
明代铜佛像底部特征是鉴定其年代、来源和工艺的重要依据。明代(1368年-1644年)是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铜佛像的制作在继承前代基础上有所创新,尤其是在底部的处理上,体现出独特的时代风格和技术特点。 首先,明代铜佛像的底部通常较为平整,多为圆形或方形底座,部分为莲花座或须弥座。底面常有铭文或款识,内容包括铸造时间、铸造者、施主姓名、供养人信息等,…
明代铜佛像底部特征是鉴定其年代、来源和工艺的重要依据。明代(1368年-1644年)是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铜佛像的制作在继承前代基础上有所创新,尤其是在底部的处理上,体现出独特的时代风格和技术特点。 首先,明代铜佛像的底部通常较为平整,多为圆形或方形底座,部分为莲花座或须弥座。底面常有铭文或款识,内容包括铸造时间、铸造者、施主姓名、供养人信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