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字款最早出现在明代,尤其在明宣德年间(1426-1435年)较为常见。这一时期的官窑瓷器中,有些器物底部会刻有“天”字,作为器物编号或标记使用。这些“天”字款瓷器通常为青花瓷,纹饰精美,工艺精湛,是明代官窑瓷器的重要代表。
到了清代,“天”字款依然被沿用,尤其是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许多官窑瓷器仍然使用“天”字款识。但此时的“天”字款更多地用于表示器物的等级或用途,而非单纯的编号。
需要注意的是,“天”字款并不一定代表瓷器的年代,而是与器物的用途、等级及制作背景密切相关。此外,由于后世仿制品众多,鉴别“天”字款瓷器时需结合胎质、釉色、纹饰、款识风格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判断。
总之,“天”字款瓷器主要流行于明清两代,尤其是明代宣德时期,是研究中国古代瓷器发展史的重要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