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68年,顾景舟所制的紫砂壶多采用传统的手工制作方式,壶身上的款识通常为篆书或楷书,字体工整、笔力遒劲,体现出他对书法艺术的深厚造诣。这些款识不仅包括他的姓名款“景舟”或“景舟手制”,有时还会加上年份款,如“戊申年”(1968年为农历戊申年),形成完整的落款。
顾景舟的款识风格严谨而不失灵动,讲究章法布局,常常与壶体的造型相得益彰。他注重款识与壶的整体协调性,使每一把壶都成为一件完整艺术品。1968年的款识,正是他艺术成熟期的体现,反映了他对传统工艺的尊重和对创新的追求。
此外,1968年正值中国社会动荡时期,顾景舟在这样的背景下依然坚持紫砂创作,体现了他对艺术的执着与热爱。这一时期的紫砂壶作品,往往更具历史厚重感,也更显珍贵。
如今,1968年顾景舟紫砂壶款识已成为收藏界的重要参考,不仅因其艺术价值,更因其承载着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文化记忆。对于紫砂爱好者和研究者而言,这些款识不仅是鉴定真伪的重要依据,更是了解顾景舟艺术风格与思想的重要窗口。